桥段,8年不断
\n文/许大立
\n应周莉女士的热情邀请,我很早就参与了莉莉周观影团的一些活动,但我不是铁杆成员。原因很简单,莉莉周观影团的活动大多在遥远的渝北区各大影城举行,而我住在渝中区解放碑附近,年迈力衰、腿脚不灵,跨江过桥车马劳顿很不方便。所以,我一般有选择地参加他们的观影活动,或者就近自费去观看他们推荐的影片,这一点也得到了莉莉周观影团创始人周莉的体谅和默许。
\n但只要我参加了相关观影活动,只要影片不是很差,一般都会发几句瘪言,写几句感想。记得有一次打的去几十里外的渝北某影城观看《秀美人生》,那是一部以广西壮族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为原型的影片。深受感动,不能自已,回家即刻写了长文刊发于《重庆晚报》。
\n此次应邀参加“莉莉周观影团”8周年庆典,作为“资深影评人”收到鲜花一枝,很好很温暖。这原本是我的建议,我们不需要证书、奖状、勋章和缎带,有一点温馨的小感动就好。会议现场人头攒动,热情高涨,出乎意料,确实让我感慨万千。
\n作为民间观影组织,莉莉周没有经费来源,也没有社会赞助,他们秉持一颗真挚的心,倾情奉献,忘我无私,就这样走过了整整8年。周莉说,他们已经组织观看过200多部小众电影,包括纪实片和艺术片。很惭愧,我只看过其中10部左右。他们组织放映的影片,只要感觉有特点、有教益、有社会意义,我都会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去谈谈我的观点并写出我的感想。除了脱贫攻坚模范黄文秀,中国乒乓球队、广东画家村等题材影片都曾引发我内心波澜,激荡思想的涟漪,也写过一些发自肺腑的文字。此外,我还专为本土题材影片《99万次拥抱》《最后58天》《开山人》等写了影评,有些还获了奖,且已全部收入我新近出版的文艺随笔集《怦然心动》。
\n其实我以为,简洁明快的8周年庆典会后放映的喜剧片《戏台》,是给我和与会朋友们的最珍贵的“伴手礼”。老戏骨陈佩斯编导的同名话剧早已誉满艺坛,却因为话剧本身的局限,很难走入人群之中。改编成电影的《戏台》在传播上无疑让此剧有了更多的受众,有了更广阔的市场,这是明智之举。
\n电影《戏台》,是一部荒诞不经与社会映照兼融的出色喜剧作品。影片通过一个民国戏班的生存困境,犀利揭示了权力对艺术的干预以及演艺圈内的乱象。影片以军阀洪大帅强令外行顶替名角、篡改经典剧《霸王别姬》核心情节这一主线,讽刺了权力裹挟创作、明星霸占舞台的丑陋事实。黄渤饰演的“假霸王”憨直可笑,一招一式有滋有味入木三分;姜武出演的军阀洪大帅则兼具暴戾与无知,角色塑造极具独创性,所作所为让人痛恨且忍俊不禁。影片设置了太多的机巧变故,延续陈佩斯“喜剧内核是悲剧”的风格,笑中带泪地展现小人物的无奈与坚守:戏班一众人即便在枪口下仍坚持“戏比天大”的职业尊严,让人印象深刻且肃然起敬。
\n当然,源于小品的夸张表演和争议笑点(如六姨太的几场戏及“床震”桥段)可能会引发不同评价。类似小品的某些情节也让人感觉过度夸张,但《戏台》仍以其思想深度和辛辣隐喻,成为一部值得观众走进影院的优质作品。场中不时发出的会心笑声,已经给这部电影的得失成败找到了答案,观众投出了至关重要的一票。
\n我很欣赏影片的结尾。军阀混战中洪大帅被另一位大帅赶走,“城头又换大王旗”,戏班子终于走出困境。但新来的大帅又会出啥损招呢?搞出啥幺蛾子呢?看来,这是一场永远走不出困局的人间喜剧。
\n谢谢莉莉周观影团带我们去看了好多看不到的电影。谢谢莉莉周观影团这一次又带我们走上《戏台》,去吃瓜,去打望,去细品100年前的社会形态、各式嘴脸。回望光怪陆离的历史,再环视五彩缤纷的现实,每位观众兴许会咀嚼出不一样的人生况味。我以为,陈佩斯成功了,他的电影不会赔钱。不信你等着瞧!哈哈。
\n(作者系重庆市新闻媒体作协名誉主席)
\n版面欣赏
\n
曼雅配资-曼雅配资官网-证券公司配资-北京股票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